Tungha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2527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21921/27947 (78%)
造访人次 : 4237968      在线人数 : 43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25274


    题名: 孔子心性概念分析
    其它题名: The Conceptual Analysis of Confucius's Xin Xing
    作者: 楊晨輝
    Hubert Young
    贡献者: 蔡仁厚
    哲學系
    关键词: 唐君毅;徐復觀;朱熹;先秦儒家;心性;孔子;牟宗三;蔡仁厚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5-03-23T07:10:05Z (UTC)
    摘要: 摘 要  《論語》中之「心」字可見於五章,「性」字可見於二章;其中三章「心」字和一章「性」字皆出自孔子之口,其餘亦間接相關於孔子。對此七章章句文本進行語言文字探討和概念分析研究,可使孔子「心」「性」概念內容獲得堅實的立論基礎。  朱熹之論說足以代表傳統觀點,徐復觀、唐君毅、牟宗三、蔡仁厚四位先生皆為當代論述之表率。各家分別從不同思考路徑理解孔子,卓然有成;然而在其詮釋孔子「心」「性」之論理中,各家亦或多或少留有尚可再議之餘地。針對這些可再議之處,本文重建關鍵問題進行討論,並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本文主張:孔子之「心」具有「認知力」、「記憶力」、「判斷評價力」、「意志力」、「欲求力」、「意向力」等功能作用;孔子之「性」乃是不學而能、不思而得,先天實踐德行之潛能。據此再依《論語》相關章句探討,可綜合描摹一孔子「心」「性」概念體系;其架構是以「心」「性」為雙核心,再連接「天」、「命」、「道」、「天命」、「天道」、「學」、「習」和以「仁」為首之眾多德行。  孔子之教即是立基於人人皆有之共同「心」「性」,強調一生不斷正確「學」「習」之重要,於生活中努力實踐以「仁」為首之眾多德行,向上體證通達「天」、「命」、「道」、「天命」、「天道」;最終徹盡「性」中之德行潛能,進而臻至「從心所欲,不踰矩」之完美人格。
    显示于类别:[哲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2THU00259011-001.pdf1502KbAdobe PDF692检视/开启


    在TH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