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ha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2655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21921/27947 (78%)
造访人次 : 4203626      在线人数 : 34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26555


    题名: 從陽明良知不妨有異說起-宋代以下道觀念的個體話現象
    作者: 劉榮賢
    Liu, Jung-Hsien
    贡献者: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关键词: 個體化
    道學
    理學
    六經皆史
    良知
    伊川
    朱子
    陽明
    王艮
    Individualization
    Daoism
    Mental intuition
    Yang-ming
    Wang-gen
    日期: 2012-12
    上传时间: 2016-03-18T08:46:54Z (UTC)
    出版者: 臺中市沙鹿區 :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
    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從若干學術思想的角度來探尋宋代以下中國思想史上
    「道的個體化」的發展趨勢。所謂「個體化發展」是指原本代表社會整體性
    方向的「道」逐漸分裂為落在個體生命上的價值,這代表價值的多元化、世
    俗化與個人化。「道」不再只是表現在上層統治者所決定的政治社會的總方向
    之上,也可以表現在下層社會一般民眾的生命情境之中。宋代以下,從魏晉
    以來的門第社會結束,平民化的社會解構了原來的價值體系,中國逐漸從「大
    敘述」走向「小敘述」的社會,因此在學術思想上也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趨
    勢。本文舉出若干相關的發展面向來論證宋代以下中國社會走向個體化發展
    的傾向。第一是從「道學」到「理學」名稱的改變,第二是宋代以下「六經
    皆史」觀念的演變,第三是伊川、朱子、陽明在理學中的主要觀念之演進脈
    絡,第四及第五則提出陽明「良知不妨有異」及王艮的「尊身說」。本文從以
    上這幾個論題來論證中國思想史上原本代表總體價值的「道」朝向個體化、
    多元化發展的現象。
    關聯: 靜宜中文學報,2,49-72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317检视/开启


    在TH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