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ha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2881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1921/27947 (78%)
造訪人次 : 4206535      線上人數 : 5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28813


    題名: 由方法學論近人誤用甲骨舉隅
    作者: 朱岐祥
    Chu, Ki-Cheung
    貢獻者: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日期: 1997-06
    上傳時間: 2016-11-04T07:08:45Z (UTC)
    出版者: 台中靜宜大學
    摘要: 由方法學論近人誤用甲骨舉隅--以神話研究為例
    中國學者研究神話的方法,傳統的是根據《詩經》、《楚辭》、《山海經》等古文獻加以分析整理。新一代學者懂得運用西方文學和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賦予舊材料一些新的看法。這種所謂「科學整理國故」的新解釋,看似甚有條理,但卻十分危險。他們以外國的社會科學理論排比中國的材料,然而理論並不代表真理,在假設上歸納出來的定律是否中外皆宜,仍要看理論與現實材料的關係是否一致。近年許多比較的課題,正由於理論與研究對象間的不相合,導致「硬套」的矛盾現象。 近年考古材料接連的出土,學者自郭沫若以降開始掌握運用地下資料研究上古神話的方法。其中十多萬片的甲骨,正提供研究古文獻的絕好一手材料。但可惜的是,大多數研究古神話的學者並未能充份了解甲骨文,他們僅就字形或讀音,配合晚出文獻加以主觀的臆測。因此,許多研究成果遂流於言過其實,今日的人文學科需要具備一套嚴謹的推理方法。吾人利用古文字研討神話,亦應該先掌握若干客觀條例: 1.主要由原材料歸納可靠的已知,建立研究系統的雛型。 2.判定各類材料的時限。 3.研究先由語言文字入手。除了考察字形的通用、音讀的同部外,並需要掌握研究材料的用法,透過甲骨文字與文獻用義的系聯,才能杜絕主觀的比附。 4.戒孤證而重闕如。 5.研究重排比、歸納,由「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處看問題。 6.推論過程避免用「兩可」的材料作為關鍵性的判斷依據。 本論文綜合以上諸項條例,檢視近人運用甲骨研究神話的材料,列舉二十二條可供商榷的中外論文實例,包括:水上靜夫、白川靜、林巳奈夫、森安太郎、安東尼奧、阿馬薩里、丁山、何新、袁珂等學者的文章,下附案語評述其研究方法謬誤的因由。希望透過這些客觀的評鑑,提供後學研究相關資料時的可能方法,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學術錯誤。
    關聯: 靜宜大學人文學報,9,1-12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0檢視/開啟


    在T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