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197634      Online Users : 41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31510


    Title: 《詩經》人倫道德觀研究
    Other Titles: A Study on Morals in Human Relations in The Books of Songs
    Authors: 劉叡蓉
    Contributors: 呂珍玉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Keywords: 《詩經》;詩教;倫理;道德觀;五倫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12-16T02:12:14Z (UTC)
    Abstract:   《詩經》包羅豐富內容,其中不少篇章涉及個人性情,品德修養,以及人倫關係。《詩經》是周人生活畫卷,書中所呈現的人倫道德為儒家所開展,形成中國文化優良傳統。歷代說《詩》觀點,如孔子提出的溫柔敦厚、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詩序》提出的主文譎諫、朱子提出的存理滅慾,無外是透過讀《詩》來導正人的性情,以禮節情,建立上下秩序。本論文探討《詩經》中所呈現的君臣、親子、手足、夫妻、朋友倫理,輔以《論語》、《孟子》、《孝經》、《大學》等儒家經典引《詩》,闡釋《詩經》人際關係意涵。全文分為八章開展:第一章 緒論  說明本文研究動機、前人研究、研究方法與各章提要。第二章 人倫道德的本質  儒家以《詩》作為弟子之教化,是以孔子論及「思無邪」之真情流露與興、觀、群、怨的情操。本章闡明人倫道德的意涵與儒家重視詩教的形成之因。第三章 君臣倫理  君臣倫理是儒家學說中政治關係的核心,其本質在於匡正君道以利民生,政治體現是以利國利民為共同目標,本章以孔子提出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作為探討並提出君臣之間的權利、義務和相互之間的關係。第四章 親子倫理  親子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緣關係,父母與子女的雙向互動關係,正符合了詩教中「邇之事父」、「成孝敬、厚人倫」的實用目的。本章就儒家思想「父慈之養育與教育、子孝之善養與善事」予以論述。第五章 夫妻倫理  夫婦關係為人倫之始,因而夫婦相互之間的和諧,對於家道的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本章以情感為基礎探討《詩經》中之「自由與堅貞的戀愛觀」、「愛敬和諧與白頭偕老」的相關詩篇。第六章 手足倫理  本章從「兄弟之深切情感」、「兄弟之和樂融洽」之關係層面作為分析。兄弟形體雖異其質源卻一致,同為天賦的血源關係,應該相互幫助,同舟共濟。第七章 朋友倫理  本章朋友倫理包括「交友以信」、「會友輔仁」,並擴充至「賓主之誼」,進行《詩經》相關篇章的論述。第八章結論  歸納全文研究結果,總結《詩經》人倫道德觀以「農祀誡喻」、「頌德精神」、「拓疆精神」、「至情不渝」、「兄弟情誼」、「情性之正」、「詩教諭志」為核心開展,建立良好的周代人際規範,並為儒家發揚光大。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7THU01045004-001.pdf5041KbAdobe PDF834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