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42130      Online Users : 5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3722


    Title: 日治時期知識份子文化認同的轉變:繪畫與文學的認同關係
    Authors: 李美玲
    Lee, Mei-Ling
    Contributors: 王秀雄
    東海大學美術學系
    Keywords: 日治時期;知識份子;畫家;文學家;文化認同
    Date: 2005
    Issue Date: 2011-04-27T07:21:08Z (UTC)
    Abstract: 論 文 摘 要 日治時期對於台灣而言,是一個特殊且別具意義的階段,因為此刻的台灣有著日本文化、中國文化、台灣本土文化,甚至是西方文化等異質的文化思維在此交融。面對如此多元的文化,身為台灣新一代知識份子中的文學家與畫家,對於有關畫家理想美的繪畫觀,或是文學家的抗議文學的論斷似乎都是過於二元性的,尤其是生存在被殖民身份的框架裡與無法真正表達內心想法的年代。 由於在日本新式教育的形塑下,台籍的畫家與文學家在日治時期的中、後期,已漸習慣使用日語與接受日本文化,並且大部份都選擇到日本內地接受高等教育。甚至留在台灣本島的台籍東、西洋畫家,也在日籍的美術教師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木下靜涯、鄉原古統的分別帶領下進入專業的繪畫領域,甚至日籍的文學家西川滿、立石鐵臣,也與台籍文學家?有著密切的交往。因此,台籍畫家與文學家其實是身處在充滿日本文化的環境氛圍裡。 但是台籍畫家與文學家是否就此認同日本文化,甚至被同化成日本人?是在畫家的作品與文學家的小說裡,藉由種種的圖像符號,明瞭畫家與文學家創作的心理狀態與眼光關注所在,是剖析作品裡是否隱藏著某種相似的象徵符號,訴說著自我心中真正的文化認同的方法。因此,本篇論文一方面統計日治時期台籍畫家與文學家的出身年代、出身階級與受教過成程,嘗試瞭解兩者間的社會階級的差異性;另一方面,探討留存下來為數最多的台、府展作品,分析畫家在建構畫面時所運用的自然景觀植物圖像、建築物和人物畫的服飾探討畫作中的圖像符號,並與文學家在小說中建構出的自然與人文空間場域裡的植物、建築與人物作相對性的比較,瞭解日治時期的畫家與文學家隱藏在心中的文化認同。
    Appears in Collections:[美術學系所] 碩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93THU00233007-001.pdf2516KbAdobe PDF3502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