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ha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455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50550      Online Users : 3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4555


    Title: 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
    Authors: 陳政揚
    Contributors: 陳榮波
    東海大學哲學系
    Keywords: 莊子;孟子;內聖外王;;;;;治道
    Date: 2003
    Issue Date: 2011-05-19T06:20:56Z (UTC)
    Abstract: 一、研究目的 「內聖外王」是《莊子˙天下》針對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道術分裂的學術環境所提出的釐析標準,然而,當代對於「內聖外王」這一議題的討論,卻多半集中於儒家思想上,這不禁讓我們好奇,在「內聖外王」這一議題底下,儒家思想與莊子思想有哪些異同與補足之處,使得學者的目光由莊子轉移到了儒家身上。選擇孟子思想作為回應莊子與儒家思想在「內聖外王」議題上之異同,一方面是由於二者時代相近,面臨相同的時代課題,其思想實有相通之處;另一方面則是比較孟子與莊子思想實是前輩學者已有發明,而非隨意拼湊、任意比附。本論文經由討論孟子與莊子的理想境界-「內聖外王」,試圖達到以下三個目的: 1. 描繪出「內聖外王」在孟子與莊子思想中的整體架構。 2. 釐清「內聖外王」在孟子與莊子思想中的同異與互補。 3. 嚐試回應當代哲學對於「內聖」如何通達「外王」問題之質疑,並討論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之學的現代意義。 二、研究方法與程序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旨在清晰、明確的陳述論題,以及為論述找到可信的立基,是以並不刻意侷限於某種研究方法。在全文的論述中,主要力求分析所得之結論能還原至文獻脈絡中,而非斷章取義的結果。因此,本文以文獻中的「問題脈絡」而非隻字片語作為引導,試圖釐清在某些相同的詞語底下所陳述的不同哲學想法,並藉此描繪出孟、莊二者思想之異同。此外,由於思想家的思想必然的與其所處的時代環境與文化傳統相連,而不應視為一個孤立的分析對象,全然的抽離其思想發生時代。所以,本文對於文獻的分析就不僅要求能「自圓其說」,還必須扣緊孟、莊二者的思想承襲與時代課題,以期能在討論「內聖外王」這一主題下,周延的處理二者所面對的、關懷的、以及遺留下來的種種問題。 在研究程序上,本文在第一章中陳述研究目的、方法,以及孟子與莊子的時代背景和課題。在第二章與第三章則分別討論孟子與莊子的「內聖外王」思想。在第四章中,先是比較孟子與莊子心性論,並由此指出二者內聖成德之學的內在根據之異同。其次,則是以十字展開的方式比較孟子與莊子的形上思想,縱向的通過「心-性-天」的形式結構回應「成聖的形上根據為何?」,而橫向的展開則是分別通過比較「心」、「性」、「天」等概念在孟、莊二者思想中的異同,討論二者是在哪些關鍵處產生差異,以致於由同一條形上進路上分道揚鑣的。再者,本文通過修養論與聖人觀的比較,指出孟子與莊子在「成聖的工夫」與「理想的聖人典型」有何異同,並分別藉由「言」、「氣」及「形」等概念橫向的展開二者在物論、氣論以及身體觀上的同異。最後,則是比較孟子與莊子治道觀,指出二者是如何具體落實安天下的內聖外王之道。在第五章中,則是就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思想的現代意義,以及「內聖」與「外王」如何貫通的問題展開討論。 三、論文主要論題與結論 (一) 孟子與莊子心性論之異同 若就本論文的主要問題與結論而言,在心性論中,本文主要是討論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思想的內在根源為何?並比較二者的同異。首先,就二者論「心」相同之處而言,由於孟子以為「心」能通過「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的方式,明鑑人文世界中的價值,指引人能實現「人」之性份所能是,而莊子也以為「心」有如明覽鑑照天地萬物的明鏡,能洞察安立一切人事物的價值理序,所以,孟子與莊子都指出「心」有明照價值理序的能力。其次,孟、莊都注意到了「心」與「欲」的關係,也認為「欲」會影響「心」原本該具有的功能,並且二者都將「心」之本然狀態視為是人心的理想狀態,提醒人應該重視、恢復到孩提時「心」之本然。因此,二者都提出了某種工夫論,試圖通過「寡欲養心」或「虛欲淨心」解決價值與人生問題。 就孟子與莊子論「心」相異之處而言,二者雖然都以為「心」能明照價值,但是二者對於「心」如何明照價值的看法上卻是並不相同的。在孟子思想中,乃是直接就人面對人、物時,由「心」所呈顯的感應靈動上,顯出「心」的明善能力;換言之,是在不安不忍或所安所悅之處,直接指證仁心的如如朗現。但是,莊子則是通過蕩相執、融通淘汰的工夫,以虛靈明覺的「靈臺心」,觀照人與世界的自然和諧,讓天、地、人、我皆能如其所是的一一呈顯。由於孟、莊對於「心」如何明照價值的看法上並不相同的,二者在實踐工夫上也有所不同。孟子強調存養擴充「四端之心」,而莊子則主張「以心復心」。前者由德性之端,涵養化育為仁、義、禮、智等德性,而後者則在消解心知定執上顯工夫,以圓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的境界。 就孟子與莊子論「性」之通同而言,孟、莊都從不同方面承襲了「生之謂性」之傳統,但是都並非從人之生理實然以言人之性,而是就人之生命價值實踐的依據而言人之性。在孟子思想中,是從人之道德實踐的根源處指陳人之「性」,這是有別於以材質之性為人之性的觀點。莊子則是從批評人為造作是「殘生損性」出發,將「生」與「性」並舉,一方面回應了「生之謂性」的傳統,另一方面則點出了人性的自然本真,以及使人從陷溺生命中超拔的「性」之超越義。 就「心」與「性」的關係而言,孟、莊皆是以「心」而顯「性」。二者都通過「心」明見價值的能力,而彰顯「性」作為人實踐價值的根源。孟子以「心」對生活世界之價值理序的明察能力,顯明人之所以為人之能是(「性」),以建立道德生活。莊子則是通過「心」之虛明靈覺,以重新復返素樸同德、任物自然之「真性」。 就孟子與莊子論「性」之異而言,孟子的「性善論」反省了人之道德行為的本然根據,並指出了人之性善正是人之道德行為何以可能的依據。在莊子思想中,則是反省了人之生命何以沉淪陷溺,並指出超拔於名膠利漆與心知俗見的自然無為,才是人性之「真」。因此,孟、莊二者論「性」之異,或可由二者使用「性」這一概念的出發點不同,而有「性善論」與「性自然論」之異。 此外,孟、莊在人性論上的一個重要不同,即在於孟子是先見人「心」之善端,再由此善端的存養擴充,以挺立人性的道德意識,進而由此積極建立人文化成、禮樂文制的社會。但是在莊子思想中,則是先見人「心」之桎梏,再通過蕩相遣執、融通淘汰以解心之膠著,復返人性的自然素樸、恬淡無為。 (二) 孟子與莊子形上思想之異同 在比較孟子與莊子的形上思想時,本文不僅是比較「天」這一形上根據在孟、莊思想上的異同,同時是以二者在心性論之異同的結論為基礎,一方面展開孟、莊思想的形上進路,一方面指出二者何以產生差異。通過「心-性-天」這一形式結構所處理的問題有二:首先,孟、莊二者的形上之共通關懷與會通處為何?其次,如果孟、莊二者皆通過「心-性-天」的形式結構展開形上進路,那麼二者又是在哪些地方產生差異而形成不同型態的形上學呢? 本文通過追問「盡心知性何以能知天?」,先由當代學者對於孟子形上進路的不同詮釋,討論作為形上根源之「天」的意義,次就「知天」而「立命」,指出由道德實踐以回應存有召喚的形上進路。其次,本文指出:儘管孟、莊形上學形態互異,但至少在以下三點上是互通的:1.二者皆重新反省價值的根源;2.二者皆視存有與價值合一,以「生活世界」作為實踐生命價值與理想的唯一場域;3.二者皆不以己身的完善為自足,而欲通過內聖外王之道為失序的社會重新找到安立的根源。最後,本文以前述的結論為基礎,指出孟子言「盡心知性知天」,是由「義命合一」的道德實踐敞開一個「天道性命相貫通」的形上進路;而莊子「復心言性而歸之於天」,則是由「玄同彼我」的無為觀照證成一個「物我共榮、自然和諧」的形上進路,二者雖同以「心-性-天」的為其形式結構,但是開啟了兩種不同型態的形上進路。 (三) 孟子與莊子修養論與聖人觀之異同 由於在心性論與形上思想的討論中,我們已經通過「心-性-天」的結構討論過孟子與莊子形上進路的異同。在修養論與聖人觀的討論中,則是通過「居仁由義」與「法天貴真」這組概念,指出孟子與莊子在修養工夫上的異同。對於此一論題,本文分別通過「形」、「氣」、「言」等概念,由以下四個問題展開討論:首先,孟子與莊子在修養工夫上有何異同?其次,二者是如何通過修養工夫以超越有限的形軀生命而達到道德生命的無限?再者,何以孟子通過言辯力抗楊、墨以澄清價值根源,而莊子則否?最後,孟子與莊子內聖成德之學的理想人格典型有何差異? 首先,在修養工夫上,儘管孟子與莊子都主張通過「寡欲」的工夫,以使「心」能充分發揮明照價值理序的能力。然而,在孟子的修養論中,所致力的是確立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天職,是以主要著力於人如何通過操存持守良知本心的工夫,充分發揮「心」明照價值理序的能力,並將人之道德生命實踐貫穿於整體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在莊子的修養論中,所強調的則是解消人的生命負累,因此是經由「虛己」、「喪我」的修養工夫,將「靈台心」從「我執」的禁錮中解放出來,使人能在物我共融的自然和諧境界中,重新獲得整體生命的自由自在。 其次,孟子與莊子都認同「人」可以通過修養工夫超越有限形軀生命,在實踐生命價值的理想中,達到無窮可能的生命境界。然而,孟子的踐形觀是將「人」視為一個不斷自我完善歷程中的生命整體,依循良知本心的引領,顯豁人之所以為人的存在價值意義。莊子「離形去知」的思想,則是從解消人對形體的虛妄執著出發,試圖將人的目光由「形」的關注轉向「德」的常保。 再者,對於言辯是否足以澄清價值根源的問題,孟子與莊子則看法相異。在孟子思想中,「言」是可以彰顯真理與價值的道德實踐活動,因此,君子不但知言、立言,還具有駁斥混淆價值之言論的責任;換言之,孟子以為,通過言辯可以澄清價值秩序的基礎,這也反映在他對待楊墨之流的態度上。但是,莊子則並不認為通過言辯可以達到澄清價值的目的;相對的,莊子指出在言辯的止息之處方是價值得以呈顯之時;因此,莊子主張通過「因是兩行」、「忘言忘辯」而彰顯出安立一切的價值理序。 最後,在聖人觀方面,孟子與莊子都認同人人皆有成聖的可能,也都主張成聖是在生命理想的實踐歷程中展開。但是,孟子理想中的聖人在於能居仁由義,因時制宜,並且要能達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境界。莊子理想中的「聖人」是能通過融通淘汰、虛欲去執的修養工夫,破除「主觀價值」的種種執泥,使萬有如其所如的呈現各自的本然價值,以圓現物我共榮的自然美好。 (四) 孟子與莊子外王思想之異同 在治道觀的討論中,本文則是從孟子與莊子如何對治時代困境以提出「長治久安」之道,展開二者的外王思想。 首先,在「權力運作之目的」這一點上,孟子與莊子都同意國家權力的目的是在於「安立天下」、「長保萬民」。但是,相較於孟子主張以仁義禮樂、人倫教化來達到安立天下的目的,莊子則是通過自然無為、不擾民生為原則,順應人民的真性以安立萬民,此為孟、莊二者在「保民」這一點上的不同。 其次,在「權力轉移」的問題上,孟子與莊子都對古代「禪讓」事件有新的反省,二者皆指出「天下」不應該是個人的所有物,「禪讓」也決不是兩人間的私相授受。孟子從「民本」思想辨明堯、舜並非以私人的身份將天下讓與他人,而莊子則從「無己、無名、無功」證成明君聖王治理天下當生而不有、長而不宰。然而,孟、莊對「禪讓」作為一種轉移政權的途徑卻有不同評價,孟子將「堯舜禪讓」視為和平轉移政權的典範,而莊書內外雜篇則是對「禪讓」的價值,均持保留或批判的態度。 (五) 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之貫通與現代意義 在孟子與莊子思想中,並未曾將「內聖外王」顯題化,有系統的討論「內聖」與「外王」的關係,是當代哲學所提出反省的問題。在追問「內聖外王的現代意義為何?」時,我們通過兩個方面展開討論:首先,經由討論「內聖外王」的關係,回應當代學者對「內聖與外王如何貫通?」的討論;其次,透過重新辨明「外王之道的現代意義」,指出孟、莊「安天下」的思想如何回應當代的哲學課題。 最後,本文也就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思想的相異與通同之處,提出孟、莊內聖外王思想的洞見、侷限,以及可以互補加分之處。並期待能以此作為開端,為二者「內聖外王」思想的現代意義提出些微貢獻。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91THU00259001-001.pdf840KbAdobe PDF1058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