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47087      Online Users : 4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4557


    Title: 孟子的人品美思想研究
    Authors: 白夙平
    Contributors: 謝仲明
    Tse, Chung-Ming
    東海大學哲學系
    Keywords: 孟子的人品美思想研究
    Date: 2003
    Issue Date: 2011-05-19T06:20:59Z (UTC)
    Abstract: 論文題目:孟子的人品美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謝仲明教授 碩二:白夙平 論文摘要: 孟子的人品美學主要表現在對美的認知上,特別強調人品美,即內在美,人類品德的美。他把高尚的道德修養,完美的人格視為一種崇高加以讚頌。 《孟子.盡心下》有這麼一段對話,精確的說明上述的思想: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謂善,何謂信? 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 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 下也。 當浩王不害問及孟子,樂正子是怎樣的一個人時,孟子答道:他是 一 位好人,真誠的人。但是何謂好人,何謂真誠的人,孟子認為, 那種值得人們喜歡的人便叫好人,那種將美德實際存在於他本身就叫 信實;那些美德充滿於他心中便叫做「美」;不但充滿,而且磊落的表現 出來叫做「大」;既已磊落表現,卻又能夠融會貫通,便叫做「聖」;聖德到了精妙不可測度的境界,便叫做「神」。而樂正子是介於好和真誠兩者之中。處在「美」、「大」、「聖」、「神」四種德性美之下的人物。 孟子對人的道德層次分為六項,即六種境界。顯然德行開始於善」, 則是「信」、「美」,再往上為「大」、「聖」、「神」。這些是孟子歌頌的崇高道德之美。分析如下:關於「善」。孟子所分的六種精神境界,「善」是第一層級的精神境界。孟子倫理道德的審美,對「善」做出內容上的規定,他認為善是道德走向完美過程中的開端。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認為人皆有仁、義、禮、智四善端。如果人隨時都能反身而,自省、盡心,就可以發現並保存人的這種善性,而這種初步的回復,即為「善」。按孟子所說,「可欲之謂善」,就是說,凡是按照儒家道統追求的都是美的。關於「信」,以善做基礎,進一步反求諸己,就是「信」。孟子說,「有諸己之謂信」,「信」向來與「誠」相通,因為信與誠都有真實不偽的意思。孟子以為,樂正子在道德的自我完成的過程,已經達到了「善」與「信」這兩個層次,但還沒有達到「美」的層次。關於「美」。這種境界是君子人格修養的一種標準,經過努力君子是可以達到的。按孟子所言:「充實之謂美」,充實作如何解?當然是充實善與信。充滿其所有,以藏好於外,故容貌碩大為美,美,指其容也。顯然,充實是指善與信的完滿結合。如果一個人能夠真誠追求善,使善和信充滿積實於自身心中,且達到「無待於外」的程度,就「美」。如此美是以「善」與「信」為基礎,則孟子更精深開闢了孔子善與美的思想。
    Appears in Collections:[哲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334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