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47238      Online Users : 4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4667


    Title: 呂赫若研究
    Authors: 張嘉元
    Contributors: 張炎憲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Keywords: 呂赫若
    Date: 2003
    Issue Date: 2011-05-19T06:31:20Z (UTC)
    Abstract: 本論文利用(1)呂赫若家人的訪談記錄、與呂赫若交往的人士之回憶錄或作品(2)呂赫若作品、日記及履歷、戶籍資料(3)當時文藝雜誌所記載的活動(4)戰後與其相關之報刊,如《政經報》、《新新》、《台灣文化》、《人民導報》……等等,以深入去分析他對於週遭人事物的態度與其作為,還原呂赫若的生活與生命經驗。 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討論以往學者對於呂赫若其人及作品的研究成果,以及論及筆者研究的動機及論文架構。 第二章為家族,以呂赫若與家人關係、家人對其回憶,以及作品中對於家族的觀念,來深入探討家人及家族對於呂赫若的影響。呂赫若出身於小地主階級的家庭,眼見與體驗大家庭中的矛盾與衝突,是他在現實中所面臨的難題,也是他的創作題材之一。在其日記中,除了與文友往來、個人創作心情的記錄之外,也記錄了許許多多關於孩子的成長、病痛、教育等問題。不過當他漸漸實現與施展自己的抱負時,也相對的減少了許多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在豐富的文藝創作背後,呂赫若是有其家人對於他的寬容及體諒。因有兩位女性及家庭的默默支持,成就了呂赫若個人許許多多的為人稱道的創作與表現。在呂赫若的作品中,也傳達了不少對於家族的想法及觀念,就筆者所見,大致可分為婚姻關係、家族傳統、親情聯繫等方面,這種家族對於個人的影響,可以感覺到是由沉重的負荷,漸漸變為一種溫暖的存在。對照呂赫若的生命經驗,「家」是他創作的主題來源,也是他生活中最能真切感受的面向。 第三章為求學與任職,論述呂赫若的求學與任職經驗。當時呂赫若進入台中師範學校就讀,是因其父親認為就讀師範學校可免學費,也可快些畢業找到工作以助家計。卻也讓他在師範學校的學習上發展出自己的興趣,特別是音樂成績相當優異。呂赫若對為人師表並不熱中,曾多次向其父親表明不想教書,願意賠款,但都遭父親所拒並遭罵。因為社會壓力大,再加上在家鄉潭子的人際關係複雜,讓他沒有辦法好好學習與發揮他在音樂與文學上的長才,不過在一九四○年三月,呂赫若教滿公學校義務教職六年後,正式辭去教職赴日學習。家人並於其後跟隨赴日,在東京兩年的生活,的確使呂赫若有所學習,但是理想的無法實踐,卻是他心中的遺憾。 第四章為呂赫若與台灣新文學,由呂赫若對於文學作品的接觸開始,進而探討其文學創作及文藝活動的參與等。呂赫若於一九三五年發表〈牛車〉於《文學評論》之後,即開始了他的文藝創作之路,戰前的創作一直持續到一九四四年,作品包括小說、評論、隨筆、放送劇、腳本等各種形式,在其中,音樂與戲劇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是他的個人興趣,也是他的生活經歷。在呂赫若創作的過程中,同時閱讀了許多名家的著作,包括了文學、戲劇的作品與理論,這些都可由他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四年的日記,觀察到這些作品對於他的影響。我們可從呂赫若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對於社會現象的關懷與看法,筆下人物彷彿就在眼前,而在現實生活中,他認為文學家不該參與政治,但是沒想到戰後他卻涉足了政治活動,也使一生都應努力探究文學的理想無從實現。此外,呂赫若在二次戰爭結束前,所結識者多為文學、音樂界的傑出人士,這些友人不僅和他有文學、音樂方面的交流,甚至在他生活、求職、創作陷入低潮時,都曾給予他相當多的協助與支持。 第五章為戰後初期的活動,包括其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以中文進行創作、再任記者和教職等經歷。戰後,在國民黨政府尚未來台接收的期間,許多有志之士,紛紛團結組織起來,主動維護當時無政府狀態下的台灣社會。呂赫若當時也加入了三青團的台中分團,不過許多當初參加三青團的青年人,在眼見陳儀等接收官員的腐敗情勢,感受到三青團無法發揮作用,早就退出了三青團,而呂赫若及其親友也都相繼離開,呂赫若北上發展,在蘇新的介紹下,進入《人民導報》擔任記者的工作,時為一九四六年一月。卻在一篇報導高雄農民受欺壓的事件,遭受當局的關注,編輯部被迫改組,《人民導報》的性質逐漸改變,因此,王添?也辭退了社長職。兩名編輯、兩名記者(包括呂赫若)也同時退出了《人民導報》。另外,他也參與過《自由報》的記者工作,亦是一分因報導現實而被當局查封的報刊。在擔任記者的期間,同時為建國中學的音樂教師,和陳文彬等人多所往來,卻和日本時代的好友,如巫永福等減少了聯繫,和陳文彬的往來密切,不僅參加陳文彬於區嚴華家中所辦讀書會,還常常一起活動,所以受到了陳文彬相當程度的影響。故戰後的呂赫若擔任記者時的見聞、和陳文彬等人的往來,都促使他走向不同於以往的路途。 第六章為冬夜的來臨,是以其小說冬夜來譬喻並分析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國民黨對於知識分子的控制與壓制的氣氛,以基隆中學事件和鹿窟事件等呂赫若親身參與並獲罪之事件,來探討呂赫若最終的活動。一九四七年二月廿七日開始的二二八事件,呂赫若雖然沒有親身參與活動,但他完成於二二八前的中文小說〈冬夜〉中,可知他對於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帶來政治的腐敗、社會的混亂、人民生活的困境,有著相當無奈與氣憤的心情,二二八之後,呂赫若的小說創作等再不復見,應是知道小說也無法改變現實、拯救社會,而轉身投入中共地下黨的活動,例如參與《光明報》的油印工作、鹿窟基地的建立,或許是受到陳文彬等友人的影響與鼓吹,但也表現了他對於當時國民黨政府的反叛及失望,卻也因此使自己生命在意外中結束。 觀察呂赫若的一生,時時在追尋自己的理想,卻也時時和現實產生衝突,一直處於無法得償其所志的狀態,雖有相當豐富與不斷精進的創作,但背後其實有家人與親友的支持與包容才得以成就。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91THU00493001-001.pdf349KbAdobe PDF4653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