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47311      Online Users : 51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4933


    Title: 觸˙痕
    Authors: 黃佩庭
    Contributors: 黃海鳴
    東海大學美術學系
    Keywords: ;;夢的外皮
    Date: 2004
    Issue Date: 2011-05-19T07:09:55Z (UTC)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創作研究經緯 馬可波羅(Marco Polo)初次抵達陌生之境,語言不通,為了讓忽必略(Kublai Khan)能了解異邦的生活見聞,他和皇帝間建立一種不一樣的溝通方式,運用姿勢、臉部表情、模仿動物的叫聲示意,即席創作了君王必須自己詮釋的啞劇。隨著季節遞變與繼續出使,馬可波羅漸漸掌握了語言,他可以精確描述大汗想知道的所有事蹟,可是關於某個地方的每件訊息,都會讓皇帝憶起馬可波羅曾經用來表示那個地方的姿勢或物品。 關於作品與文字的關係,我用《看不見的城市》裡,這段情節來比喻;作品就好像撲朔迷離的啞劇,而文字有如精確無誤的語言,恐怕當我完成這份論述之後,會想念當初似是而非的啞劇。 會有這種懷疑,並非沒有原因,對我而言,創作就像種菜一樣,高興地在菜園裡到處播種,那種子一下土,便像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地下莖一樣可怕,不加思索的往表層底下延伸、繁化。常忘了自己種的是什麼?等我奮力挖掘,撥開盤根錯節的莖脈,才能得知到底它是芋頭還是蕃薯?我的創作方式就是這麼繁雜渾沌的一個狀況。按照渾沌理論(Chaostheory)的解釋,就算微小、毫無規律的圖形,在不斷自我摸擬中,亦可構成一有秩序的系統。 若說這是一篇創作論述,不如說它比較接近抽絲剝繭的過程。我用「作夢」來形容創作這件事,因為它太貼近我的生活,運用文字詮釋的同時,也是將自己從創作(夢)中暫時抽離開來,從被窩中離席,重新回溯當時創作的初衷。論述、檢驗這些作品的意義:不僅是在渾沌中,將散落的片段串連起來,編織出一個整體的關係網絡;亦是有助於釐清我未來創作的方向。更重要的,也讓我心懷感激的:在文章中跟作家、導演、藝術家(包括我的同學及老師)對話的部分。我將之視為一股龐大又珍貴的資源,他們對我的影響,無論是在創作上或者生活上,都有莫大的幫助與啟發。 面對雜種的菜園,試圖在這裡,尋找一個生存下去的理由,我想,大概來自土壤以及其他共生的昆蟲、野草、微生物、風雨、空氣;自然形成的生態圈,讓我得以樂在其中,貪婪的吸取養分。 我的畫面像一個遮蓋的表皮,在這個表層上顯現出種種的病癥,「觸?痕」像一個通道,循著表層的傷口、癥候,連接通往地底下神秘、糾結、龐雜、怎麼理也理不清的底層世界。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這份創作論述的研究範圍主要以我進入研究所之後的作品為主,時間為:2002~2004年。按照與作品相關的論述或發展的文脈,安插入不同的章節。 本文研究方法即以我的創作過程為行文的主軸,並採用創作性閱讀的方式結合我生活上遇見的一些事件與想法。 我將本論文分為「觸」、「痕」、「夢的外皮」三大主軸,分別插入作品的分析及圖片,並在每個章節的最後做一個小結,便於了解創作的脈絡。論文的安排如下: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觸。由執著於大畫到零碎小幅作品的轉變,衍生出對細微事物的敏感與偏好。從毛球、碎屑、到自己髮膚的這一系列作品發現對於觸覺的關注,並由原始思維中之觸染概念,思考作品與自己的關係。 第三章:痕。從家鄉在九二一地震時,遺留下來的廢墟當中,追尋生命的痕跡,藉由這些跡象,從探討看見、看不見的議題,進入一種用「心眼」觀看的視野,同時分析創作中進入「微型」空間的意念,最後在「指間的閱讀」這一段論述,由樓梯扶手間的小縫,開闢一條通往觸覺的小徑。此章節是由視覺、觸覺、聲音、氣味、溫度……各種感覺不斷交叉、流竄、相互作用而成的整合。 第四章:夢的外皮。分析自己創作及生活習性,很像蜷縮在洞穴裡的動物,對我來說,創作這件事本身就像在作夢。這個階段的作品在材質以及形式上有很大的轉變,循著「拾荒」的概念,從舊棉被、木棉、到窗戶,創作無形中與生活緊緊接合在一起。並從生態學的典範當中,重新尋找人與環境的關係。 第五章:結論。
    Appears in Collections:[美術學系所] 碩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92THU00233007-001.pdf635KbAdobe PDF776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