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43239      Online Users : 7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5625


    Title: 集體形式的概念對晚近聚居形態之影響
    Authors: 王振源
    Wang, Zhen-Yuan
    Contributors: 孫全文
    Sun, Guan-Wen
    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
    Keywords: 集體形式;聚居形態
    Date: 1985
    Issue Date: 2011-05-24T08:06:18Z (UTC)
    Abstract: 本論文的主旨在於探討「集體形式」的概念對於晚近(指本世紀五○年代未期起)聚 居形態發展上的影響。所謂「集體形式」的概念,簡單的說凡可以供人類生活的建築 物必定是一個有組織、有機能的整體,它由多數個體聚合而成,並且有成長與改變的 彈性。晚近歐美各國不論政府興建,或民間投資開發的集合住宅,已有從大街廓高層 建築走向多樣化之混合形態或者中低層高密集的趨,劫同時在劃設計上也注意到民眾 參與以及住宅個別詮釋的重要性,這些都可以說是受到「集體形式」之概念的發。本 論。本論文即是從晚近建築物發展的角度,來採討其兩者之間的關係。各章的綱要如 下: 前言:闡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範圍、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緒論。首先引介近代居型態的發展以及啟發「集體形式」概念「結構主義」 之要義及思維方式。 第二章:個體與群體的結構。從鄉土(包括原始的)建築與現代建築的對比之中歸納 出「集體形式」的概念。 第三章: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凝聚力量。採討「集體形式」的凝聚力量--⑴變與常。 ⑵中介的觀念。⑶場所感感等者對於冕近聚居形態的影響。 第四章:個體與群體之的層次互動。分成「營建構件」、「住宅單元」、「都市涵構 」等四個層採討現代集合住宅中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 第五章:結論。全篇論文研究所得之綜合及末來研究之方向。
    Appears in Collections:[建築學系所] 碩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564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