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03118      Online Users : 49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6795


    Title: 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
    Other Titles: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priety (Li) and Laws in Pre-Chin Confucianism
    Authors: 楊秀宮
    Yang, Hsiu-Kung
    Contributors: 蔡仁厚
    Tsai, Jen-Hou
    東海大學哲學系
    Keywords: 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家;;禮法;仁義;正名
    Date: 1999
    Issue Date: 2011-05-25T09:43:01Z (UTC)
    Abstract: 博士論文摘要 本文首先探討禮法思想發展的重要依據或基礎--「人性論」。因為孔子並沒有詳論「人性」的記錄,經過旁引求証,他的「人性」論可以界定為「以仁說性」。孟子有「性善」的主張,他強調仁義禮智非由外鑠。荀子重視「心」有知、辨、能統的能力,偏重生就義、質樸義說「性」。 筆者看重「禮」的因革損益特點,從「演變」中揭示「禮」的本質。對孔孟的「仁、禮、義」,荀子的「禮、法」加以探究。孔子以仁、禮為重,用「仁」充實「禮」。孟子以「仁義」為重的取向,實質仍是孔子「仁禮」觀點的深化。從孔子到孟子,從「仁禮」的強調,發展成「仁義」的主張,屬於「禮」論的縱向發展,是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發展上的第一個重要歷程。至於荀子強調「禮義法度」的效果,重視「禮法」的客觀規範意義,他的「禮」論,屬於孔孟「禮」論的另類補充,是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發展上的第二個重要的歷程。 為了更充分的理解「禮法」的功能發用,本文針對於孔子的「正名論」、孟子的「仁政」、荀子的「禮法思想」加以解析探究。筆者以為孔子的「正名論」是「以仁充實禮」、「以仁說性」及「為政以德」諸觀點的應用與發揮。而孟子環扣著「仁義」,提出推仁心行「仁政」的理論,雖未舉「正名」之名,卻有「正名」之實,可視為「正名」理論的開展與具體顯用。本文透過禮、法、類、刑的解析,凸顯荀子「由禮衍生法」、「以禮為綱,以法(與類)為用」的特色,將荀子的「禮法」定位在儒家禮法思想中,用轉折開展的角度加以省察。 今日西方社會針對實定法的弊端,採取「自然法」作為現行法的指導綱領,值得我們借鏡深思。雖然「禮」與「自然法」有差別,但是「禮」的地位與「自然法」相當,兩者存在的意義是相同的。筆者綜合孔孟荀三家的「禮」論發展,界定先秦儒家的禮法思想,並省思「禮法」的時代意義與展望,採用孔子對「禮」正本清源的方法,提出「以義正利」、「以禮正法」的參考模式。雖然荀子禮法論的內涵與孔孟一系有別,但在應用上互補共濟,可以使儒家禮法思想發揮兩個向度的影響力,完成「以禮正法」的最高理想。 筆者以「後現代化」包融多樣性的特色為背景,探究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正視儒家禮法思想的價值,評估「禮法」的時代意義,希望能為中華法文化的發展,提供一個思考方向及參考模式。
    Appears in Collections:[哲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459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