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02853      Online Users : 30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6884


    Title: 易傳道德形上學研究
    Authors: 千炳敦
    Qian, Bing-Dun
    Contributors: 蔡仁厚
    Cai, Ren-Hou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
    Keywords: 易傳道德形;上學;省察王弼;朱子;易學;教育
    Moral metaphysics;Ontocosmological
    Date: 1993
    Issue Date: 2011-05-25T09:44:07Z (UTC)
    Abstract:   自古以來,解經的書,以說《易》的為最多,方面也最廣。經過了歷 朝歷代學者專家們的努力,造成了《周易》哲學中的義理學、象數學。原 始的《周易》只是以占筮的書,但《易傳》卻使它脫離了占筮的迷信,方 進而成為一部儒家的哲學書。《易傳》中所表達者,正是一道德創造的存 有論。此存有論有一特殊意義,即是依儒家道德主體而展開與證成對天地 萬物之存在予以一根源的說明,且證立其形而上的必然性。所謂必然性者 ,是依道德實體超越的決定而規定的,故天地萬物之存在是當然而不容已 、定然而不可移者;所謂形而上的意義,亦是依道德主體的無限性證立萬 物的無限道德價值與意義。簡言之,道德創造的存有論即是一道德的形上 學。《易傳》天道論由道德實踐而證立,即由道德主體而證立其必然性。 所以道德實踐的工夫論亦由道德實體始,即道德創生的實體擴充到底,此 即「即工夫即實體」。王弼用「以老解易」(思想根據),又用「以傳解 經」(敘述方式)來解釋《易傳》。所以把《易傳》的形上實體解為老子 的「無」、「一」。其實王弼所言的本體(道),是一沖虛之自然境界, 即境界上的「道」。此境界上的「道」必本於主體修證,即由主體修證而 證實。故此「道」為無、自然、一,都是形式詞語,即只能說「道」之外 延的形式特性,而不能說其內容的實際特性(沒有客觀之實體性的意義) 。王弼不能極成本體宇宙論的縱貫創生系統。境界上的「本體」由主體修 證而證實,所以只有主體覺醒(如「絕學無憂」「損之又損」),而沒有 工夫實踐之理路。朱子的義理格局,客觀地就理而言,乃本體論之存有系 統;就氣而言,是為不能妙運創生,只存有不活動的理而定然之的氣化宇 宙論;主觀地就工夫而言,為認知的靜涵靜攝系統;就道德而言,卻是他 律道德,為主智主義之道德形上學。朱子站在此義理格局下,論述了《易 傳》。他把《易傳》的道體性體,簡化而為「只存有不活動」的「只是理 」;把「仁」簡化而為「心之德,愛之理」。由此將「仁」便成為「有而 不在、普遍而不具體、超越而不在內」者。因而他所開出的工夫論,與《 易傳》不同。如上述之簡別,當可還《易傳》與王、韓《周易注》及朱子 《周易本義》的本來面目,使此三本註解之實義,於重重煙霧障幕中朗現 ,以發此三本註解之潛德幽光。
    Appears in Collections:[哲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425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