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ha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712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21921/27947 (78%)
造访人次 : 4242537      在线人数 : 7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7128


    题名: 儒家文藝觀中的象徵理論及其運用──以《三國演義》為例
    作者: 賴慧玲
    Lai, Hui-Ling
    贡献者: 謝仲明;李田意
    Xie, Zhong-Ming;Li,Tian-Yi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关键词: 儒家;文藝觀;三國演義;謝仲明;孔子;文學批評;文學理論;厲史小說
    日期: 1992
    上传时间: 2011-06-13T07:16:45Z (UTC)
    摘要: 本論文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是利用謝仲明先生所提出的「儒家藝術的道德象征論」 這一廣義的美學理論,考察它在「文學理論」的層面,究竟以何種面目出現?就「文 學批評」而言,是否可以形成一套審美準則,做為實際批評時的依據?如果可行,又 如何運用?且在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的發展上,有無歷史傳承及演變?第二部則是利 用第一部所歸納出的審美準則,實際從事《三國演義》一書的批評。全文綱要如下: 第一部 儒家文藝觀中的象征理論 壹、導論:先分析孔子論「美」與「善」的關系,是「美、善和諧說」。為后世儒家 對「藝術」與「道德」關系的看法予以貞定。「美」和「善」分屬不同的範疇,但在 最高的境界「中和」上,有一種可象征類比的關系。經過謝仲明先生的論證,稱之為 「藝術的道德象征論」。并分析此「象征」觀念與其他「象征」概念的異同。 貳、本論:先簡介儒家文藝觀的基本結構,再進一步界定「文藝的道德象征論」的內 涵,其次追溯道德象征論歷史的演變,最后依「文學本論」「文學分論」確立「道德 象征論」的審美準則。 參、結論:分析「文藝的道德象征論」的優點與缺點。 第二部《三國演義》的評析 壹、前言:依「體裁形式」、「題材內容」、「教化功能」等各方面,說明選擇《三 國演義》一書從事實際批評的原因。并分析歷來學者研究《三國》一書的五種方向和 方式。 貳、《三國演義》的評析:利用第一部所歸納出的審美準則,就「主題思想」、「人 物塑造」、「結構布局」、「文字技巧」等各方面,實際批評《三國演義》一書。 參、結構:以「道德象征論」的觀點,重新評定《三國演義》一書的價值;并歸納出 批評「歷史小說」的幾點原則。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40检视/开启


    在TH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