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37906      Online Users : 43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7286


    Title: 台灣社會發展與工會性質之演變----自主性工會的發展趨勢
    Authors: 童富泉
    Tong, Fu-Guan
    Contributors: 林松齡
    Lin, Song-Lin
    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Keywords: 台灣;社會發展;工會;自主性工會;工人;社會學;社會工作
    TAIWAN
    Date: 1989
    Issue Date: 2011-06-13T08:06:46Z (UTC)
    Abstract: 本論文使用的是文獻探討的研究方法,根據閱覽的文獻資料,整理出一個社會發展與 工會性質演變的研究分析架構,再進一步利用這個研究分析架構,分別探討解嚴前與 解嚴後的工會性質,論述的重心環繞在衍生四個命題的普遍性陳述上,即政治、經濟 發展與工會性質之演變。沿著上述幾個研究命題,乃開始著手有關臺灣近四十年來政 治與經濟發展的軌跡。結果發現,政府早期基於臺海兩岸政權的緊張對立關係,以及 國民黨政權威統治的體質,乃積極地透過黨政的運作與政策法令上的限制,相當成功 地控制住工人團體;然而工業化初期相對和緩的勞資關係,亦不足以刺激工人籌組自 主性工會。因此,政治的超強控制力是造成臺灣四十年來自主性工會遲遲未能出現的 原因。至於解嚴後自主性工會發展趨勢的解釋,乃工業化高度發展的結果,經濟勢力 逐漸脫離政治勢力的控制,勞工階層社會經濟地位提昇的結果,迫使政府不得不放鬆 對勞工權益的限制,有利於自主性工會的出現。因此,本文認為,現階段自主性工會 的發展趨勢,基本上是四十年來政治經濟發展的勢力消長過程所致,快速工業化的結 果,一方面製造且加強了勞資間的緊張關係,無異提供了自主性工會出現的成熟時機 ,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民主化的政治環境,更讓自主性工會的發展有更寬大的生存空 間。最後指出,自主性工會的出現意義,一方面表達了勞工階層個人主義的心理特質 ,更是實踐此一理念的具體行動。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70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