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42979      Online Users : 77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7808


    Title: 杜甫晚期詩作之精神動向-以夔州詩為歸趨之探究
    Other Titles: The spiritual trend of the poetry in Du-Fu''s afterlife
    Authors: 朱伊雯
    Chu, I-Wen
    Contributors: 鍾慧玲
    Chung, Huei-Ling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Keywords: 杜甫;夔州詩
    Du-Fu;Kuei-Chou poetry
    Date: 1997
    Issue Date: 2011-06-15T01:27:57Z (UTC)
    Abstract: 論文提要「命運」這一隱而不彰的主題,不論是否為人所自覺,它仍是以 一種無可爭辯的必然性,穿透了每一個人的存在。事實上,不論是被迫抑 或自願,人類的存在皆無法獨立於現實世界之外而開展自身。世界變化著 ,人的存在也隨之變化著;而存在(命)在世界中的運行歷程(運),正 是「命運」這一神秘的字眼所試圖去揭示、去穿透的人世真相。這意味著 ,人的存在並不能作為一抽象之概念而被直接認識,它的深度只能透過存 在與世界所構成之具體存在情境而被揭示。揭示什麼呢?揭示變動的世界 與變動的存在間所逼顯出的一種可能性--一種人類之自覺意識在變動不安 之世界裡,試圖掌握自身命運進程的可能性;而人類的「自我形象」,也 便在對這一「可能性」的探問與追索歷程中,逐漸凝固並確定--不論這一 形象是否觸及穿越時間的力量而進入不朽,抑或終歸被歷史的塵埃所淹沒 並遺忘… …。晚年杜甫之精神動向,正表現在對此人類存在可能性之趨 近與幻滅,以及循此幻滅經歷而展開之意義思索。這一精神動向之起落與 轉折,次第展現為以下之意義追索歷程:一、 命運意識的崛起與破裂: 此屬入蜀以前之心路歷程;它代表著杜甫所經歷之第一重命限經驗。二、 鄉愁意識的召喚與潰決:此屬居蜀時期之心路歷程;它代表著杜甫所遭遇 之第二重命限經驗。三、 觀照意識的覺醒與成熟:此屬入夔以後之心路 歷程;它代表著杜甫在返觀雙重命限之重厄後所逼顯出的命限感悟。 就 在這一種令人幾近動彈不得的命限張力中,杜甫登臨了前所未有之自覺高 度--他終於看清那不可改變之命運進程;也終於凝探到那歷史的力量所無 法摧折的不朽。 本文的考察,正是基於這一精神動向而展開;也就是說 ,我們將通過「存在」與「世界」所構成之命限情境,逐步揭顯杜甫在此 日趨凍結的命限張力中所完成之精神突破。從中,我們不但揭示了那主導 杜甫晚期作品之「深度意義結構」到底何在?也藉此揭示了那隱藏在歷史 表象背後之未知命運,將循著什麼樣的規律,一步步地輾過人類猶自天真 企盼未來的樂觀意識。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87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