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47207      Online Users : 48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7839


    Title: 唐代傳奇敘事模式研究
    Authors: 王小琳
    Contributors: 楊承祖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Keywords: 唐代傳奇;敘事模式;小說
    Date: 1999
    Issue Date: 2011-06-15T01:33:58Z (UTC)
    Abstract: 唐代傳奇代表中國小說文體的初步成熟,在小說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傳奇與前代小說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敘事方式的差異,然而歷來對傳奇的研究尚少於此著力,本論文因此以傳奇的敘事模式為研究方向。 本論文運用敘事理論,對唐代傳奇敘事模式進行探討,試圖透過對文本的細密分析,掌握傳奇的文體特徵,然後一方面從審美的角度,討論這種特徵所產生的閱讀特性與美感效果,一方面以此特徵為標記,對傳奇這種文類作一界定,並和別種小說或敘事文類作區分。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對於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理論、研究步驟先作說明。 第二章「唐代傳奇的敘事時間」與第三章「唐代傳奇的敘事角度」,從傳奇的「敘述層」著眼,分析傳奇敘事的順序與文本的節奏韻律,以及傳奇敘述者及敘述行為的特色。 第四章「唐代傳奇的故事結構」,從傳奇的「故事層」著眼,分析傳奇的情節、人物、環境三要素的特色。第五章「唐代傳奇敘事模式相關問題探討」探討兩個問題,一是影響傳奇敘事模式的因素,一是從傳奇敘事模式看小說文體的發展。第六章「結論」,對論文重點作一總說,並對本研究作一反省與前瞻。 本論文認為傳奇敘事模式有如下特徵:在敘事時間方面,傳奇的敘述順序有較多變化;概述與等述的交錯,帶來生動性與韻律感;又常在文本中加入詩歌、駢文、應用文等,使文本韻律舒徐。在敘述者及敘述行為方面,敘述人稱及視角多樣;敘述者雖未親歷,卻常是事件的聽聞者,向讀者強調事件之真實;敘述者平易親切,和受述者處於平等地位,又大多客觀敘事,少作評論。在情節方面,傳奇故事多是單一情節,少部份為人間事,但大部份涉入超現實世界;有些故事中有形象鮮明的人物,但大部份以情節之曲折詭奇為主。在人物方面,傳奇中有少數人物展現特殊的性格和精神,多數人物則不具個別面貌和特性;對於人物的描寫,少部份由敘述者直接提供訊息,大部份讓人物在行動中自然展現。在環境方面,傳奇對場景的描寫細膩具體,景物且能與情節氣氛相應;又傳奇所述幾全為唐朝當代故事,故事發生時間和作者寫作時間相去不遠,故事的時間地點多相當明確,和現實時空相應,故能產生真實與虛構之間的張力及美感。 另外,在影響傳奇敘事模式的因素方面,本論文歸納出創作過程的多重傳述、創作動機的審美取向、創作風氣的開新趨勢三者,使傳奇具有敘事生動、一題多作、混融多種文體的特色;在小說文體發展方面,本論文比較傳奇與史傳、志怪、話本敘事模式的差異,以見出幾種小說及敘事文類的不同特性,和彼此傳承的關係。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475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