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03030      Online Users : 42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8559


    Title: 兩性制度地位與社會資源
    Other Titles: Gender,Institutional Status and Social Resources
    Authors: 林玲如
    Lin, Ling-Rue
    Contributors: 熊瑞梅
    Hsung, Ray-May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Keywords: 性別;制度地位;社會網絡;社會資源
    Gender;Institutional Status;Social Network;Social Resources
    Date: 1996
    Issue Date: 2011-06-15T07:01:28Z (UTC)
    Abstract: 本論文在企圖探索性別差異和台灣職業結構時,一方面採用具有組 織場域觀念的制度部門來說明不同組織結構的工作環境和生活形態,另一 方面再結合傳統高低地位和藍白領的分類方式,重新建構一種能包含台灣 社會制度特質和社會地位象徵的階層概念─制度地位,進一步用制度地來 探討社會網絡資源的變異模式。 在家庭生活結構方面,以往的家庭研 究過於集中在討論已婚女性在工作和家庭的生活調適問題,一方面忽略男 性在家庭生活所可能存在的相關問題,另一方面缺乏對男女在家庭生命週 期之態動過程所可能產生的變異進行討論。台灣許多家庭研究者經常在資 料不顯著的情況下,將女性在家庭中的劣勢地位歸因於家戶長威權統治的 規範約制。整個理論的論証仍停留在傳統規範論之角色功能分化的文化泛 論中,欠缺將男女帶入家庭生命週期的結構轉變中,來討論男女在不同生 命循環階段的結構機會與限制。 因此,本論文在處理家庭結構的轉變 過程上,以年齡,以及代表家庭結構特質的婚姻狀況和家中有否子女同住 等三個變項,綜合組成一個能表現家庭生命循環過程的指標。以補足先前 在家庭研究過於靜態的討論方式。 研究發現,性別的工具性社會資源 在網絡人數和網絡社經地位資源總和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只有在組成上 具有解釋力。男性在控制社經地位之後,男性的工具性社會資源仍比女性 擁有較高比例之低層藍領的社會資源,而女性的工具性社會資源比男性擁 有較高比例之低層白領的社會資源。男性所認識私部門高地位的比例亦略 為顯著地高於女性。 在制度地位方面,不同制度地位在工具性行動網 絡不論就職業資源的細部說明,或是工具性網絡範圍與組成的平均數差異 ,皆一再指出,頭家低地位白領的工具性社會資源相當豐富,不亞於高地 位者。另一方面,頭家低地位藍白領、公部門高地位和私部門低地位藍白 領,在網絡資源中皆表現出社會資源趨同性的特質,其中尤以公部門高地 位和私部門低地位藍領的社會資源趨同性最為突顯。 生命循環階段的 結構位置對情感性社會資源的影響,相當能表現結構限制選擇的資源特質 。不同階段對支持資源的需求程度不同,表現在網絡結構各種關係組成的 比例和網絡連繫的關係類型相對百分比的偏重上。未婚者的網絡朋友佔最 主要的部份,親屬次之。進入婚姻階段之後,配偶成為相當重要的情感支 持來源,而使已婚者網絡親屬比例大為增加,朋友退居第二位。愈往後的 階段,親屬在支持資源所佔的份量就愈重。到了65歲退休階段,鄰居和其 他親屬反成為最主要的支持來源。網絡親屬所佔的比例愈高,網絡年齡和 教育異質性的程度就會加大,省籍異質性會減少,網絡住附近的比例和認 識16年以上的比例皆會增加。從生命循環階段在網絡結構和網絡連繫關係 類型的轉變過程,可非常清楚地看出,未婚進入已婚的資源模式轉變最大 ,從已婚進入有小孩階段在資源模式的轉變亦相當明顯,之後的階段在資 源模式的轉變上就較穩定。到了退休階段又轉變成另一資源模式。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341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