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動機與目的筆者畢業音樂會全場選唱藝術歌曲,其中不乏以歌曲聞名的作曲家如: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和瓦洛克(Peter Warlock, 1894~1930),其作品的重要性眾所皆知;另外,像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8)、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等作曲家,雖不以歌曲創作為主,卻也不乏珠玉之作,但因其作品在台灣知名度不及其他創作,而較被忽略。筆者希望藉由此樂曲分析報告,能對這些作曲家的作品有更近一步的認識與了解,並以實際演唱來做詮釋的分析討論,希望讓筆者的演唱有更深層的意涵,也供其他演唱相同曲目的人為參考。研究範圍與方法本研究報告是以《愛神》(Elitropio d’amor)、《我愛你》(Ich liebe dich)、《思念》(Andenken)、《夜與夢》(Nacht und Tr?ume)、《村歌》(Villanelle)、《分離》(Absence)、《無名島》(L'?le inconnue)、《三首佩拖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i Petrarca)、《紀念一位偉大的歌手》(To the Memory of a Great Singer)、《滿足的戀人》(The Contented Lover)、《綠亭下》(In an Arbour Green)、《手挽手》和《野馬之歌》為研究主題。根據國內外書籍、網路資料以及論文資料,消化理解後以作曲家生平與風格、詩詞解析以及樂曲分析等方向作討論,最後綜合以上分析研究的理解,提出筆者對於樂曲詮釋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