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ha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16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1921/27947 (78%)
造訪人次 : 4204514      線上人數 : 41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1688


    題名: 樂教與心性─先秦儒家樂義思想之研究
    作者: 吳元豐
    Wu, Yuan-Feng
    貢獻者: 蔡仁厚
    東海大學哲學系
    關鍵詞: ;心性;先秦儒家;內在對治;《詩》;《書》;《禮記?樂記》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1-03-07T07:28:33Z (UTC)
    摘要: 本文研撰之主要目的,一在闡明中國古代樂義之本意與精神,二在說明先秦儒家樂義及心性思想發展、轉折之脈絡。考察的對象,主要以《論語》、《孟子》、《荀子》為主,並上溯《詩》、《書》,下至《禮記?樂記》。其中,《禮記?樂記》因鮮少為人反省其間想法之問題,亦未加分辨其與先秦儒家樂義思想之差異,即以之作為集先秦儒家樂義大成之作品,因而產生錯誤。故而納入正文,並加解釋說明。至於《詩》、《書》的討論,因對中國古代樂義思想返本溯源之釐清工作,起著關鍵影響之作用,因此也須對之加以論述。《詩》、《書》與《禮記?樂記》,前者從思想之源頭處說;後者從思想發展之階段結果說,從而架構出全文對於先秦儒家樂義發展、轉折之問題討論。結論處附加討論魏晉思想之用意,乃在試圖藉由對漢代思想所引發之問題進行反省,以便指出魏晉樂義、人文精神所可能開展、另闢之向度進路。嘗試性做一討論,為未來接續之研究預立若干之前提基礎及伏筆。
    顯示於類別:[哲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7THU00259018-001.pdf18KbAdobe PDF267檢視/開啟
    097THU00259018-002.pdf25KbAdobe PDF192檢視/開啟
    097THU00259018-003.pdf175KbAdobe PDF223檢視/開啟
    097THU00259018-004.pdf212KbAdobe PDF726檢視/開啟
    097THU00259018-005.pdf67KbAdobe PDF400檢視/開啟
    097THU00259018-006.pdf193KbAdobe PDF1151檢視/開啟
    097THU00259018-007.pdf290KbAdobe PDF532檢視/開啟
    097THU00259018-008.pdf54KbAdobe PDF883檢視/開啟
    097THU00259018-009.pdf224KbAdobe PDF228檢視/開啟
    097THU00259018-010.pdf103KbAdobe PDF933檢視/開啟


    在T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