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01166      Online Users : 88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1692


    Title: 論表象作為哲學唯一之觀法
    Other Titles: On representation as the only view-structure of philosophy
    Authors: 張盈馨
    Chang, Ying-Hsin
    Contributors: 譚家哲
    Tam, Ka-Git
    東海大學哲學系
    Keywords: 表象、擬象;古希臘、柏拉圖、笛卡爾、康德;馬克思、尼采
    representation;simulacre;eid?lon;eik?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1-03-07T07:28:35Z (UTC)
    Abstract:   這本論文《論表象作為哲學唯一之觀法》,我們主要是提出「哲學」的理性思維,乃根源於對「表象」的種種看法。「表象」是作為「哲學」的理性思維唯一之觀法。也就是說,當我們將現象世界視為「表象」(representation)時,已是運用「哲學」的理性思維了。換言之,當我們在面對作為「表象」的現象世界時,即已顯示我們的心意並不全然接受現象世界乃如其所如之真實。我們以為在這「表象」之外,有一更「真實」之物,也就是哲學家們心目中的「真理」。  「哲學」的理性思維,乃是建立在對「真」與「假」二分的判別上。以「真、假」二分的判別,來看待我們所處的現象世界(現實世界)時,「表象」所擔當的工作即在於解釋現象世界的「虛假」性。無論這「虛假」的意義後來在哲學史上如何形變,「表象」的地位始終不如「本質」之真實。這本論文也就是為了證明,「表象」乃是「哲學」理性思維解釋現象世界唯一的方法。如果沒有「表象」的功能與意義,哲學「真、假」二分的思維是無法在現實世界中被證成。  在這本論文當中,我們所用的「表象」一詞,乃是指「本質─表象」這一組範疇中的「表象」。「表象」在這本論文中的意義是:以「本質─表象」這一組範疇解釋「存有論」或「世界圖像」時,「表象」所擔當的功能與地位。換言之,在現有的概念中,是有許多各式各樣的「表象」,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表象」都可以用以解釋「存有論」或「世界圖像」。這本論文當中所探求的「表象」,乃是哲學家們以某種「表象」來解釋「存有論」或「世界圖像」。我們所研究的乃是解釋存有論或世界圖像的「表象」。因此,一些表象(例如:情感表象、藝術表象……等等)雖也被稱之為「表象」,但這些表象並非是為解釋存有論或世界圖像的表象,在這本論文中,我們暫且先不討論這一類的表象。  在哲學史上,「表象」的概念並非是一蹴可幾的。在這本論文中,我們首先指出在「哲學」之前的「古希臘」時期,其宗教性的思維觀,實已埋藏「表象」的前身──「擬象」的問題。因此,我們在第一章導論中,即來探究古希臘對「擬象」的看法。「擬象」在此尚未具存有論之意義,僅只作為一種單純的現象。古希臘藉「擬象」的作用,以此警惕人應懂得「明智」。  巴門尼德斯提出「理智之思」時,「哲學」的理性思維始正式確立:「是即是,不是即不是」。巴門尼德斯將「存有」(真理)與「現實世界」截然二分,因此,在這一世界圖像中,並無「擬象」或「表象」的問題。然而,在巴門尼德斯之後的哲學家,為使「現實世界」與「存有」(真理)有所聯繫,便以「表象」的方式,解釋「現實世界」之虛假。此後「表象」的模態,乃是隨著哲學史對「真理」看法的不同,而有所轉變。在這本論文中,我們依據哲學史對「真理」不同的看法,歸納出「表象」的四種模態。也就是說,「本質─表象」這一組範疇,至少有四種模態來解釋存有論。我們歸納如下:  第一,世界(感性界)作為一虛假性之表象。關於這部份,我們乃是針對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對真理的看法,進而探究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如何以「表象」解釋現實世界之虛假性。這是我們在第二章中,所要討論的課題。  第二,表象與世界真實性之關係。這一部分,乃是我們論文第三章所要討論的課題。我們主要探究笛卡爾與康德如何使主體具有主動建構「表象」之可能,以確立主體性哲學。  第三,表象之虛假性作為世界存有。在這一部分中,我們乃是藉由馬克斯對現實世界作為虛假性之「表象」的批評,以此來討論主體主動形構一虛假之表象的可能性。這是我們在論文的第四章中所要討論的。  第四,虛構表象(擬象)之真實性。在最後一章中,我們主要是藉著尼采的「虛構表象」(擬象)之方法,以此揭示一切事實之真相。「擬象」在這裡是指,人主動刻意虛構的表象,故此表象為一虛假之表象。然而,這虛假的表象(擬象),卻是為我們揭示種種價值之真相的方法。就「擬象」作為一種方法而言,「擬象」對人類而言是具真實的意義。  以上,就是我們在這本論文中,所要說明「表象」的四種模態。由「表象」的四種模態中,我們可以發現「表象」具有三種功能:  第一,「模擬性」之功能。這乃是根源於古希臘「擬象」的模式。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即是將「表象」視為「模擬」一原物所呈現之「表象」。在這裡,「表象」因是模仿而成之象,故為虛假之表象。  第二,體現主體「建構性」之功能。這是在主客體二分的情況中,為顯示主體之「主動性」,表象所表示的意義。換言之,「表象」在這裡是指,主體所建構而成對「我」而言的「表象」。「表象」是相對於「我」而言,是「我」所建構的表象。在這裡又可區分為兩個立場。第一,主體所建構的「表象」是具真實、客觀實在性;第二,主體所建構的「表象」是虛假的,而人就活在人所建構的虛假表象之中。前者是笛卡爾與康德的立場;而後者,則是馬克思所為我們揭示的虛假性。  第三,「實驗性」之功能。在這裡是指,「表象」作為一種實驗性之方法。主體以虛構表象的方式,揭示種種價值體系之真相。「虛構表象」就其本身而言,是一「擬象」,不具存有論之意義。它僅只作為一種「方法」,促使人明白真相。尼采所提出的「自由精靈」,即是指這種「實驗性」之「擬象」。  表象的四種模態,乃是根源於哲學對「真理」的四種看法。而表象的三種功能,則是哲學家為解釋「虛假性」與「被動性」,所使用的方法。我們在每一章節中,皆指出每一位哲學家的「真理」觀為何。另外,我們也同時指出每一位哲學家如何解釋「虛假」與「被動」等問題。在這當中,我們會發現,「哲學」的理性思維必須以「表象」作為唯一的觀法。於此,才有可能成就其每一位哲學家之真理觀。表象作為哲學唯一的觀法,並非是偶然的。也就是說,表象是構成哲學理性思維可能的原因。
    Appears in Collections:[哲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97THU00259024-001.pdf46KbAdobe PDF531View/Open
    097THU00259024-002.pdf125KbAdobe PDF513View/Open
    097THU00259024-003.pdf100KbAdobe PDF230View/Open
    097THU00259024-004.pdf400KbAdobe PDF581View/Open
    097THU00259024-005.pdf417KbAdobe PDF569View/Open
    097THU00259024-006.pdf518KbAdobe PDF468View/Open
    097THU00259024-007.pdf293KbAdobe PDF455View/Open
    097THU00259024-008.pdf309KbAdobe PDF254View/Open
    097THU00259024-009.pdf168KbAdobe PDF256View/Open
    097THU00259024-010.pdf154KbAdobe PDF473View/Open
    097THU00259024-011.pdf141KbAdobe PDF962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