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1921/27947 (78%)
Visitors : 4250710      Online Users : 4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40.128.103.80:8080/handle/310901/1828


    Title: 鄭板橋的文學藝術理論研究
    Authors: 李季芳
    LI, Chi-Fan
    Contributors: 王建生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Keywords: 鄭板橋;鄭燮;文藝理論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1-03-08T08:12:30Z (UTC)
    Abstract: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是清代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更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具有多方面才華的人物,可與宋代大文豪蘇軾媲美。他的藝術活動涉及繪畫、書法、文學等各個領域。鄭板橋是一位傑出的畫家,是清朝著名畫派「揚州八怪」中最活躍的人物。鄭板橋也是一位出色的書法家,他創造了一種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新書體,自稱「六分半書」,人稱「亂石鋪街體」、「板橋體」。他還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淺顯樸實,感情真摯,深刻地反映了清代中葉的社會現實。他的家書從容親切,秉筆直書而多有創見。他的通俗小唱,自問世以來,更是家傳戶誦,幾百年來一直流傳不衰,可見鄭板橋在中國文學史上影響之深遠廣大。? ? 其實,鄭板橋也是一位卓越的文藝理論家,也許因書畫盛名所掩而被忽視,雖然生前沒有寫過理論專著,但是身後留下的藝術作品及文學作品中蘊含著不少對文藝創作的真知灼見,故本論文將先闡述鄭板橋的家世生平、學習歷程、時代背景、同道交友作為其文藝創作基礎,再由其文學作品及藝術創作分章建構其文學理論及藝術理論。本研究全篇共分為七章,其大旨如下:第一章:緒論。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及研究鄭板橋的概況,說明研究進路。第二章:鄭板橋生平與學習歷程。本章屬於研究基礎,由家世生平、學習歷程,來瞭解影響板橋創作之成因,從中可見其學識涵養、藝術才能深厚與作品風格生成之淵源,在深入探究其思想之前,可以對其人其作之整體形貌有較清楚的瞭解與掌握。第三章:清代的文藝背景。此章介紹清代文學及藝壇的時代背景。學術方面,統治者行政治高壓和文化專制,結果使考據之學興盛。文有重法度的桐城為其主流。詩有王士禛所倡導的神韻說、沈德潛所倡導的格調說、袁枚所倡導的性靈說。詞則包括了以陳維崧為首的陽羨派、朱彝尊為首的浙西派、張惠言為首的常州派。第四章:鄭板橋的交遊。此章將先探究文化古城「揚州」何以使文藝興盛之因及當時時空背景,再介紹板橋的同道交友:「揚州八怪」及其他交遊,並陳述他們與板橋往來的概況。第五章:鄭板橋的文學理論。將板橋作品分為兩方面:文學作品及藝術作品,文學作品含:詩、詞、小唱、家書、題畫;藝術作品有:書法、繪畫、篆刻、對聯。此章將先深究鄭板橋文學作品的理論,生平雖無理論專書,但其理論思想則散見於他的詩詞、家書、書畫題跋中,內容頗豐、時有創見並可見其中心思想。藉由分析這些作品內容瞭解其文學風格及思想內涵,進而漸歸納其文藝理論。第六章:鄭板橋的藝術理論。鄭板橋的藝術成就極高,書法、繪畫、篆刻、對聯等創作皆是他心血的結晶,透過作品展現他的思想、審美觀、人生觀等,所以由分析其創作可解讀鄭板橋的藝術風格,對建構其藝術理論將有所助益,進而闡發其文藝理論之旨趣。第七章:結論。儘管前人、時人及後人對鄭板橋文藝創新之得失頗多爭議,但在清代藝壇沉寂之時,鄭板橋在詩詞書畫方面皆能獨樹一幟而自成一派,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況且在當今藝壇仍有其地位及影響,所以鄭板橋在文學藝術的成就及創新精神對後世是有高度價值的。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所] 碩博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96THU00045033-001.pdf818KbAdobe PDF1177View/Open
    096THU00045033-002.pdf760KbAdobe PDF142View/Open
    096THU00045033-003.pdf450KbAdobe PDF515View/Open
    096THU00045033-004.pdf847KbAdobe PDF956View/Open
    096THU00045033-005.pdf921KbAdobe PDF4251View/Open
    096THU00045033-006.pdf810KbAdobe PDF683View/Open
    096THU00045033-007.pdf907KbAdobe PDF831View/Open
    096THU00045033-008.pdf1044KbAdobe PDF2889View/Open
    096THU00045033-009.pdf1596KbAdobe PDF3672View/Open
    096THU00045033-010.pdf811KbAdobe PDF169View/Open
    096THU00045033-011.pdf383KbAdobe PDF141View/Open
    096THU00045033-012.pdf388KbAdobe PDF159View/Open
    096THU00045033-013.pdf535KbAdobe PDF286View/Open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